很多人知道羊肉是比較滋補的食材,不過羊肉有一股膻味,做羊肉美食的時候,需要來了解如何去除羊肉的膻味,保留羊肉的鮮味和營養(yǎng),羊肉可以直接做湯喝,羊肉湯營養(yǎng)是很豐富的,那么羊肉湯怎么做好喝?怎么做鮮美的羊肉湯?下面為大家介紹。
原料及調(diào)料:羊腩肉、大料、茴香、辣椒、孜然、白胡椒粉、十三香、咖哩粉、蔥姜蒜、香菜、花椒、鹽、湯。
做法:
1、羊肉切小塊,焯水去掉血沫。
2、取鍋燒一鍋做湯底的水,水量自己調(diào)整,為了快速將羊肉煨爛,建議使用高壓鍋。等水燒開后,放入剛剛焯好水的羊肉。這里要注意兩點:第一個是焯羊肉時,要冷水下鍋;燒羊湯時,要開水下羊肉。
3、在煮開的羊肉湯里放入生姜片、花椒、大料和少許小茴香。在這到程序中,要注意少放大料,一般來說一斤羊肉放一個大料就可以了,大料放多了會影響羊肉湯的鮮味。
4、加入少量白胡椒粉,可以增鮮。放入孜然,孜然和羊肉絕對是絕配,放入了孜然的羊肉湯,味道無比鮮美。放入十三香,增加羊肉湯的味道。如果家里沒有十三香,不放也可以。放入少量的糖,湯可以起到提鮮的作用,不過不要放多,那樣湯就變味了。放入一丁點咖喱粉。
5、蓋上高壓鍋蓋子,放上加壓閥,上氣后再繼續(xù)煨一段時間后即可關(guān)火。
6、打開鍋蓋,放入切成小塊的蒜瓣,蓋上蓋燜上五分鐘。
7、最后,放入鹽和蔥花、香菜,這樣羊肉湯就做好了。
(1)杞子益智仁燉羊腦
古代食療書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“羊腦、治風(fēng)寒入腦、頭疼久不愈。”杞子和益智仁均為補益類中藥,分別有滋補肝腎、明目和補腎、溫脾的功效,合為燉湯,有養(yǎng)肝腎、補腦安神的作用,常用于治療血虛頭痛、眩暈、癲癰等疾患。
材料:杞子20克,益智仁6克(中藥店有售),羊腦1副,生姜3片。
做法:
1、中藥稍浸泡、洗凈;羊腦洗凈,“氽水”,再洗凈。
2、一起與生姜下燉盅,加入熱開水500毫升(約2碗量),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,進飲時方下鹽,為1-2人量。
(2)蓮藕雪耳羊肉湯
中醫(yī)謂:“春夏養(yǎng)陽”,蓮藕雪耳羊肉湯有益氣助陽、養(yǎng)血潤燥的功效,為春日養(yǎng)陽的滋補靚湯,且清潤鮮美可口。同時,中醫(yī)認為蓮藕能清熱除煩、養(yǎng)心生血;雪耳能滋陰潤肺、養(yǎng)胃生津。由它們搭配為湯,不燥不熱。
材料:蓮藕500克,雪耳25克,羊肉500克,生姜3片。
做法:
1、蓮藕刮皮、洗凈;雪耳浸泡;把羊肉洗凈,切塊,置有姜酒的沸水中“氽水”,再洗凈。
2、一起下瓦煲,加清水2500毫升(約10碗量),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,下鹽便可,為3-4人量。
(3)白蘿卜燉羊腩湯
中醫(yī)認為羊腩性溫味甘,能益氣血、補虛損、溫元陽。白蘿卜燉羊腩有益氣補血、養(yǎng)肝明目的功效,烹制時要加入杞子、茴香、冰糖和紹酒。
材料:白蘿卜250克,羊腩400克,杞子、茴香各20克,冰糖、紹酒各1茶匙,生姜4片。
做法:
1、白蘿卜去皮,洗凈、切塊;羊腩洗凈、切塊、置入有姜、酒的沸水“氽水”,再洗凈。
2、與冰糖、紹酒和熱開水1000毫升(約4碗量)一起下燉盅,加蓋隔水燉約2個小時便可,進飲時方下鹽,為3-4人量。
(4)海馬紅棗燉羊肉
海馬是有名的南藥,具有補腎壯陽、治血理傷的功效,《本草綱目》:“海馬,雌雄成對,其性溫暖,故難產(chǎn)及陽虛多用之。”羊肉則有強壯健力、暖腎補血之功。此湯有補腎補血、養(yǎng)陽益氣的作用,為春日乍暖還寒時的軟件靚湯,適宜陽虛、體虛者和婦人飲用。
材料:海馬1對,紅棗6個,羊肉250克,生姜3片。
做法:
1、海馬浸泡,白酒洗凈;羊肉切塊、置姜酒的沸水“氽水”,再洗凈;紅棗去核。
2、一起與生姜下燉盅,加入熱開水500-750毫升(約2-3碗量),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便可,進飲時方下鹽,為2人量。
(5)淮山燉羊肚
古代食療書《千金?食治》說羊肚:“主胃反,治虛羸、小便數(shù)、止虛汗?!惫乓嘤小耙耘K補臟”之說,所以它有健補脾胃之功。以補脾胃、益肺腎的中藥淮山燉之,有養(yǎng)胃、滋肺腎的食療功效,同時還可用于治療消渴多尿。
材料:淮山150克,羊肚300克,生姜4片,黃酒少許。
做法:
1、把淮山浸泡、洗凈切塊;將羊肚翻轉(zhuǎn),拌上鹽后不斷搓揉,再清水沖洗,反復(fù)多次,切塊。
2、一起與姜、黃酒下燉盅,加熱開水1000毫升(約4碗量),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,進飲時方下鹽,為3-4人量。
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,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——促進腸胃蠕動,增強消化能力 。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?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?下面就和聚寶盆軟件一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