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由于身體體質(zhì)較弱,因此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出現(xiàn)異常情況,而且寶寶在一個月的時候消化系統(tǒng)很脆弱,那么一個月寶寶消化不良怎么辦?一個月寶寶消化不良怎么調(diào)理?可以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飲食來調(diào)節(jié)消化不良的癥狀,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吧。
一個月寶寶消化不良,出現(xiàn)腹脹、食欲下降或腹瀉時,家長要控制食量,以減輕腸胃負擔,緩解不適癥狀。如減少喂養(yǎng)的次數(shù)和量,腹瀉嚴重的可以停喂奶1-2次。母乳每次喂養(yǎng)的時間要縮短;如果是奶粉喂養(yǎng),那么可在奶中加適量的水,稀釋奶粉。待寶寶癥狀好轉(zhuǎn)后,再慢慢恢復(fù)飲食。
寶寶消化不良時,通過按揉腹部,能促進腸胃蠕動,梳理胃氣,對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、腹痛、呃逆有很好的效果。
具體做法是:以肚臍為中心,用手掌面繞肚臍順時針按揉50下,再逆時針按揉50下。
四橫紋是在手掌面,食、中、無名、小指從指尖方向數(shù)第二條橫紋。家長可以讓寶寶四指并攏,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,這樣操作1~2分鐘。能理中行氣,化積消脹,主治小兒腹脹、厭食、消化不良。
板門穴在手掌面大魚際平面。家長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,操作持續(xù)1~2分鐘??梢詫捫乩酢⑾郴?,對小兒消化不良有很好的調(diào)節(jié)作用。
母親要注意觀察嬰兒大便的次數(shù)及性質(zhì),看含水分多還是少;還要觀察前囟門及眼窩有無凹陷、皮膚是否干燥、四肢末端是否發(fā)涼。這些癥狀都可幫助判斷嬰兒有無脫水,如果脫水明顯,特別是伴有嘔吐、進食。進水有困難時,應(yīng)立即去醫(yī)院。
一個月寶寶反復(fù)出現(xiàn)肚子脹、吐奶、大便稀,有酸臭味,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等消化不良的表現(xiàn),要及時就醫(yī),知道病源后才可以對癥下藥,緩解病情。因為寶寶長期消化不良,會造成營養(yǎng)素攝入不足,消化吸收不良,影響生長發(fā)育。
奶粉喂養(yǎng)的寶寶
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斷,主要看寶寶一次吃多少。一般小于1個月的寶寶60-90毫升/次,大干1個月則90-150毫升/次。有的寶寶胃口很大,吃了還要吃,最好每次準備的奶量都超過寶寶實際要吃的量,一方面可判斷寶寶吃了多少,另一方面又可滿足寶寶食欲。對于0-3個月的寶寶,每日總的奶量最好不要超過1200毫升,每次最多210毫升,否則易造成肥胖。
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
1、乳房的自我感覺
媽媽在哺乳前,乳房有飽脹感,表面靜脈顯露,用手按時,乳汁很容易擠出。哺乳后,媽媽會感覺到乳房松軟,輕微下垂。
2、吃奶的聲音
如果寶寶吃了超過30分鐘還含著乳頭吸吮不放松,這就告訴媽媽自己還沒有吃飽。寶寶吃飽后,一般能夠安靜入睡2-3小時,有的醒了以后還能玩一小會兒。如果寶寶哭鬧不安,或沒睡到1-2小時就醒來,(大小便除外)常表示沒有吃飽,媽媽就要想辦法增加奶量。
4、大小便次數(shù)
寶寶的大小便次數(shù)和性狀可反應(yīng)寶寶的饑飽情況。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,大便呈金黃色,奶粉喂養(yǎng)的寶寶,大便呈淡黃色,比較干燥。一般來講,只吃母乳的寶寶每天小便6次以上,就說明吃飽了。不過如果媽媽們給寶寶喂了水或飲料,小便6次以上這個方法就不適宜了。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綠色,糞質(zhì)少,并含有大量黏液,說明寶寶沒有吃飽。
5、體重增長
體重的衡量是飲食是否充足的可靠依據(jù)。體重增減是最有效的指標。足月新生兒頭1個月增加720-750克,第2個月增加600克。一般6個月以內(nèi)的寶寶,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左右,就表示吃飽了。如果寶寶體重增加較多,說明奶水充足;如果體重每月增長少于500克,表示奶量不夠,寶寶沒有吃飽。
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,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——促進腸胃蠕動,增強消化能力 。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?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?下面就和聚寶盆軟件一起